央視網消息:今年43歲的戴建華是東城分局交道口派出所副所長,第二社區警務隊隊長,他守護在南鑼鼓巷。
作為東城區數一數二的網紅打卡地,南鑼鼓巷的人流量之高超乎人們的想象。長度僅786米的街區,日接待游客最高峰值曾達35萬人。
“多到什么程度?從上往下看不到地面,滿眼密密麻麻全是人。”戴建華到交道口派出所工作已經八年,“我可以說見證了南鑼逐漸繁華的整個歷程。”
面對交道口地區老舊平房區和南鑼鼓巷重點繁華場所治安管控難的特點,作為分管治安工作的副所長,戴建華積極協調城管、市場監管、交通等職能單位,依托交道口執法平臺,完善創新聯勤機制,強化綜合執法。在治安秩序維護、違法行為查處、安全隱患排查、日常矛盾化解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聯防聯控有效整合安保力量
戴建華建立的交道口地區保安員聯動機制,聯合轄區25個保安駐勤點的300余名保安員通過微信群和電臺開展工作,一個點位遇到突發情況,周邊保安力量能快速支援,充分整合了轄區的安保力量。
2020年,轄區有一突發情況,就在離南鑼主街兩三米的胡同里,“當時是鄰居報警的,我們到現場一看,有一個小伙子在屋內拿著刀有自殘傾向。”戴建華立即保持高度警覺,果斷沉著應對,嚴防情況向外蔓延、影響南鑼安全,“民警到達現場的同時也通知南鑼的五名保安員攜帶裝備前來支援,并呼叫120將小伙子送到醫院并聯系了家屬,成功的化解一起突發事件。”
自公安系統改革以來,戴建華主要負責南鑼鼓巷社區警務站,通過整合保安力量開展夜間巡視,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我有意識地加強了整個社區的防控,特別是加強了晚上8點到第二天早晨5點的巡邏力量。”戴建華說,以前南鑼夜間沒什么人,現在夜里11點還有游客。自從我們加強了工作之后,入室盜竊案得到明顯遏制。
運用高科技有效進行人員限流
南鑼主街最寬8米,窄的地方僅4米,但每天的人流量又比較高,“說實話,人家大老遠來北京旅游,也不可能完全限制在外。”一邊是游客需求,一邊是游客安全,戴建華想出了辦法,“人流量較大的時候,我們會疏導大家從玉河及主街兩側的八條分支胡同進去。這樣游客也可以在胡同中更好的感受老北京的市井味道,能擁有更好的瀏覽體驗”。
面對南鑼鼓巷的繁華街區安防難的情況,戴建華協助制定了“南鑼鼓巷大人流三級疏導方案”。同時積極協調地區管委會完善反恐防恐基礎設施建設,建立了十戶聯防的工作機制。“十戶聯防就是將大商戶和小商戶進行有效的結合,一旦遇到突發事件能夠有效的快速處置。因為小店通常只有兩三名店員,遇到突發情況包括小的火災,根本就處置不了。”戴建華說,從以往各地的案例來看,遇到突發事件,前期處置是最重要的。有了聯防機制后,商戶能夠互相幫助,采取有效措施開展自救并及時疏散群眾。我們還聯動了南鑼主街的30名保安,每周對保安員快速反應開展拉動;每月對巷內從業人員開展安全培訓,強化安全意識,熟悉防范技能;每個季度對商戶開展安全培訓,建立商戶安全防范微信群,定期發布安全防范常識。
“游客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被群眾譽為“南鑼衛士”的戴建華說,通過加強民警在街內各個點位巡視,還有保安員的互相配合,我們最終形成一個民警、保安員、巡防力量、商戶四位一體的防控格局,共同來維護整個轄區的平安,流量卡查詢為國內外游客創造舒適安全的旅游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