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口腔健康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牙齒,不僅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也是人體健康的重要標志。不過,大多數人都知道牙齒歪了要正畸,牙齒掉了要鑲牙,卻有不少人忽視了牙周的健康。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副院長閆福華教授提醒,牙周疾病可能會和全身疾病產生雙向影響。要想為健康的牙周“保駕護航”,要從早發現早治療做起。 通訊員 魏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呂彥霖/文 于房浩/攝制
牙周患病
就像扎根在土壤里的樹根周圍
發生了水土流失
健康情況下,我們的牙齒牢牢地扎根在口腔內,就像是樹扎根在土壤中。但當一個人的口腔衛生保持不好時,細菌形成的菌斑生物膜使牙周出現了炎癥,就會破壞牙齒周圍支持組織,一旦牙周組織的破壞過重,還會導致牙齒松動。“我國的牙周健康情況總體上說并不好。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在35-44歲的中年組居民中,牙周健康率只有9.1%,而55-63歲的老年組居民中,這個數值更是低至5%。”
牙周患病,到底會有怎樣的表現?閆教授指出,刷牙或咀嚼硬物時牙齦出血,口氣不清新等都是牙周出問題的早期信號。而隨著疾病的進展,還可能會出現牙齦退縮等。“到了牙周炎的晚期階段,會出現咬物無力、牙齒移位等癥狀。有的時候,重度牙周炎還會出現牙周膿腫等癥狀,有的重度牙周炎還會引發牙髓根尖周組織疾病,從而出現咬合疼痛、自發性劇痛等牙髓根尖周病的癥狀。”
牙菌斑
牙周疾病的頭號“兇手”
不少人會覺得牙齦出血是不是就是“上火”了,以為多吃點蔬菜水果就能好。事實上,閆教授告訴記者,牙周病是一個多因素疾病,引起牙周發生病變的因素很多。由細菌形成的菌斑生物膜是牙周病的始動因素,也是牙周病最根本的病因。因此,保持口腔衛生是牙周病防治中最關鍵的內容。而牙菌斑鈣化后形成的牙結石、以及咬合創傷、食物嵌塞等這些后天危險因素,可以通過牙周治療等改善。 與此同時,閆教授指出,機體的免疫力和全身的健康情況也會影響牙周炎的發生發展,例如,免疫功能缺陷者、糖尿病患者等更容易發生牙周破壞。同時,一些不良習慣比如吸煙、精神壓力過大等因素都可能加重牙周疾病。
當然,也有一些不可改變的因素為牙周疾病“埋雷”,比如遺傳因素。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牙周病科副主任醫師陳斌就告訴記者,在臨床上,曾遇過30歲左右就出現了多個牙齒松動的重度牙周炎患者。陳斌表示,這種早發性的嚴重破壞和遺傳密切相關,建議患者的相關親屬也要盡早到醫院進行專業的牙周檢查。
不僅是牙
牙周疾病與全身健康雙向影響
牙周疾病,僅僅只是牙齒“土壤”的水土流失嗎?事實上,國家衛健委在《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中明確指出口腔健康直接或間接影響全身健康。牙周炎作為危害我國居民口腔健康的常見病之一,可能影響全身健康和疾病。
閆教授指出,牙周致病菌及其毒力因子、牙周局部炎癥介質等還可通過破潰的牙周袋內壁進入血液循環,播散至全身多個組織器官,引起低水平的系統性炎癥。另外,牙周致病菌也可能隨著唾液一起進入腸道,誘導腸道菌群失調和腸道的低水平炎癥,從而加重系統性炎癥。
閆教授指出,牙周病導致的牙齒移位、牙齦退縮都會對美觀產生較大的影響,這無疑給患者增添了精神負擔和社交壓力。而更進一步說,得不到有效治療的牙周病還可能導致牙齒的缺失,影響咀嚼功能,從而導致消化道的負擔加重,影響營養吸收,對全身健康產生影響。
糖尿病是牙周病對全身疾病的影響中最受關注的疾病之一。閆教授指出,糖尿病會導致牙周炎的預防和治療更加困難,而牙周炎也會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和進展風險。“我們課題組一直都在做牙周炎和糖尿病的相關研究。有些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常規的降糖治療出現了胰島素抵抗,治療效果不好。研究發現,通過對牙周進行干預治療之后,血糖可以得到較好的控制。”
為牙周健康“保駕護航”,從好好刷牙開始
那么如何才能為牙周健康“保駕護航”?閆教授指出,首先一定要提高對牙周的重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比如可以注意牙齦顏色的改變。健康的牙齦是淡粉色的,但當你的牙齦變為鮮紅色、暗紅色以后就要引起重視。”同時,閆教授告訴記者,異味也是自測牙周是否出現問題的方法之一,“由于細菌分解的產物加上組織有炎癥以后它會壞死,就會出現口臭??赡茉缙谧约翰灰欢馨l現,但一旦周圍的人發現了也會影響社交。”
記者了解到,現有研究發現成年人每天兩次刷牙率僅為36.1%。如果連每天刷兩次牙都難以做到,何談牙周健康?“干凈才意味著健康”,閆教授坦言,只有讓大家真正意識到牙周健康的重要性,才會主動自查是否存在牙周問題,才能真正行動起來把牙刷好。“亞洲人大多數牙齦比較薄,采用豎刷就可以。除了刷牙以外,還要使用牙線和牙縫刷清除鄰面的菌斑。”自己在家刷牙,也有可能清潔不到位之處,久而久之便會形成惱人的牙結石。因此,閆教授表示,每半年到一年進行一次潔牙也是很有必要的。“部分患者還需要進行齦下刮治,對于重度牙周疾病患者,則還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因此,閆教授提醒,當出現刷牙或咬硬物時牙齦出血、口臭、塞牙和牙齒松動等癥狀時,應當及時到口腔醫院檢查、治療,以防止牙周病加重。“健康的牙齒是您的財富和幸福,愿健康的牙齒伴您終生。”
大咖小傳
閆福華,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副院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F任中華口腔醫學會牙周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口腔醫師分會副會長、江蘇省口腔醫學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十三五”規劃教材《牙周病學》副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牙周再生治療、牙周病與系統性疾病的關系、牙周病的種植修復治療等。主持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發表論文300余篇。主編、主譯學術專著25部。獲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1/5),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1/15),江蘇省醫學新技術引進一等獎1項(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