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乳腺癌規范診療質量控制年鑒》正式發布
在第四屆進博會上,《2021中國乳腺癌規范診療質量控制年鑒》正式發布。乳腺癌是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排第一位的癌種,占女性惡性腫瘤的17%左右。我國城市人群乳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顯著高于農村,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農村的乳腺癌發病率呈快速增長的趨勢。中西部地區的乳腺癌發病率低于東部沿海地區,但中西部地區的疾病可及性和診療水平還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年鑒》顯示,在新輔助治療、輔助治療和晚期治療的患者中,患者的疾病特征不完全一致。早期患者的輔助治療方案中內分泌治療的比重最大,占的比重高于化療和靶向治療。對于晚期患者而言,在治療選擇中靶向治療的比重顯著高于早期患者。
自2019年始,國家腫瘤質控中心聯合各方力量,將乳腺癌作為首個單病種質控試點,持續開展針對乳腺癌單病種、多學科的質控工作,從完善國家指南規范,完善質控體系建設,規范診療能力建設三個戰略方向部署,推動以乳腺癌為中心的多學科一體化診療模式的規范化、均質化,提升乳腺癌患者的長期生存率與生存質量。
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委會秘書長馬飛介紹,在乳腺癌規范化診療質量控制體系建設方面,我國在乳腺癌領域真正實現了篩查、早診、治療、合理用藥、晚期隨訪等具有行政約束指南的全覆蓋;2020年啟動了第一批200家大型三甲醫院乳腺癌規范化診療質量控制試點工作;已在17個省份聯合省級的衛生健康委成立了省一級的乳腺癌質控專家委員會;在全國乳腺癌單病種質控體系中,針對放射診斷、超聲診斷、病理診斷、內科治療、外科治療、放射治療、藥事管理等七個亞學科進行質控的建設工作。
在質控的信息化體系建設方面,針對質控所需要的數據化平臺,建設中國腫瘤單病種質控數據平臺,跟全國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檢測網實現共建共享,共同推動數據化建設。
推進乳腺癌診療的學科建設,從五個層面進行試點中心的能力提升:篩查與早診早治能力、多學科診療能力、疑難病救治能力、臨床研究與轉化研究能力以及患者管理與科普教育能力。
2021年中國乳腺癌患者診療與生存現狀的調研結果顯示,我國的HR+/HER2亞型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約占50%-55%,靶向結合內分泌治療使用率僅占4%,且城鄉差距大,患者負擔原因使得其無法得到最好的治療或不能堅持治療。構建各省診療規范體系,通過快速提高診療質量實現乳腺癌診療的規范化;通過線上調研了解區域之間分布的情況,加強省內幫帶推動實現診療的均質化,改善中晚期乳腺癌的生存現狀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