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女士自從年初發現臉上長了紅斑之后,就開始輾轉于各個醫院的皮膚科、呼吸科、骨科、腎科等科室求醫問診,在外面繞了快一年的時間卻不知道是什么病,病情也有所惡化。近期,她終于在江蘇省中醫院風濕免疫科得以確診,抓住了“元兇”,一種發病率大約1/10萬的疑難病。
通訊員 麻云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臉上長紅斑,踏上漫漫求診路
2021年年初,來自安徽六安42歲的嚴女士(化名)臉上突然出現了一些紅斑,因為不癢不痛,原以為只是簡單的皮膚過敏,想開點過敏藥,就去當地醫院皮膚科,初步診斷為“顏面再發性皮炎”??墒莾扇齻€月過去了,開的藥膏也用了不少,卻沒有明顯的效果,而且臉上的紅斑越來越嚴重,兩只眼睛也開始浮腫,總有嗆咳的感覺,吃飯吞咽東西也不舒服。
隨后,嚴女士就踏上了漫漫求醫問診路。被診斷為“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對癥藥物治療癥狀卻沒改善,她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肺部、骨頭、肝腎或者某個部位出了問題,于是不停地輾轉于各大醫院呼吸科、骨科、腎科、肝病科等科室進行求醫問診,做了不少檢查,也吃了不少藥,但還是沒有得到顯著的療效。又過了一個月,嚴女士開始感覺雙腿沒有力氣,兩條大腿處出現了散在的鮮紅色皮疹,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焦慮,脫發也比之前明顯了。后來皮膚科的醫生推薦她去綜合醫院的風濕免疫科看一看是否與免疫系統有關。
審證求因,在省中醫院“一錘定音”
10月初,嚴女士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掛了江蘇省中醫院風濕免疫科的專家號。接診的紀偉主任了解到嚴女士的病情病史后,檢查了血常規+超敏C反應蛋白+肝腎功能+心肌酶等結果顯示中性粒細胞百分率、轉氨酶和肌酶等偏高。為排除紅斑狼瘡的可能并進一步接受系統治療,嚴女士收住進了風濕免疫科病房。
入院后,紀偉主任為嚴女士安排了肌炎抗體譜等檢查,肌電圖提示肌源性損傷,肌炎抗體譜檢查基本考慮為“皮肌炎”。風濕科醫護團隊為嚴女士做了肌肉活檢術,根據病理結果,嚴女士最終確診為“包涵體肌炎”,這是皮肌炎的其中一種類型。由于時間拖得較長,嚴女士開始出現反復咳嗽,通過胸部高分辨CT平掃發現兩肺散在實性小結節,右肺中葉也出現了纖維灶,皮肌炎已經累及肺部。
皮肌炎是一種免疫疾病
據了解,紀偉主任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診斷出江蘇省內首例、全國第四例包涵體肌炎病例,相關病例報告還發表于國內風濕免疫權威期刊《中華風濕病學雜志》上。她介紹皮肌炎是一組異質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秋冬是高發季節,發病原因仍然不清楚,一般認為與病毒感染、遺傳、免疫、環境、腫瘤以及食物等有關,若累及到患者的肺部、心臟、腎等臟器,則病情復雜兇險,且患者又誤以為該部位出現問題,于是輾轉多個科室卻不得而知。
目前嚴女士正在接受系統的中西醫治療,西醫方面繼續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劑控制病情,中醫辨證認為患者屬脾氣虧虛的萎癥,濕熱為主兼有陰虛,舌質淡紅,舌苔薄白,予以養陰生津、益氣健脾、清熱涼血、解毒化濕的方子進行中醫藥調理,并動態監測病情,隨時調整用方,以期順利撤減激素。另外,針對患者皮疹癥狀,還利用院內制劑皮炎擦劑進行外治,輔以苦參、黃芪、菊花等中藥外敷,并選取足三里、脾俞等進行穴位按摩。
嚴女士目前的病情已經得以控制,恢復良好,再繼續治療一段時間就可以順利出院了。